□ 曾茜 成都
  《非誠勿擾》中最打動我的,是“李香山”在臨終前舉行的人生告別會,可我當時認為,這在中國不太可能成為現實。直到58歲肝癌晚期患者林福溪的“生前追悼會”,於5月18日在貴州省腫瘤醫院會議室舉行。他說:這是我的人生,我自己來終結。於是,他本人親自主持,賓客清茶一杯,播放生平短片,再由親朋好友輪番上臺,當面互訴心裡話,最後,一一擁抱。
  生前一個最真誠的擁抱,定勝過死後紙錢鞭炮無數。林福溪與多數人截然不同的生死態度,讓他和他的親友在面對同樣痛苦的死亡時,有了更多溫暖的感受和回憶,至少,這種溫暖,即將逝去的他還來得及感受,而還將活下去的人也來得及表達,那些曾經在死後被百般扼腕的種種遺憾,因為這個生前追悼會,有了最後彌補的機會。我相信,多數人都能和我一樣,感受到這種生死態度的好,因為,我們太熟知另一種與此相反的生死態度。
  多數人在不可避免的死亡面前都選擇“逃避”,這讓一次死亡所必然波及的人,包括活著的和將死的,都處於極度壓抑的負面情緒中。於是,在中國往往是這樣的狀況:但凡有選擇,醫生一般不會向患者本人直陳“絕症”事實;家屬一般至死都不敢將病情如實告知親人;甚至,患者本人也選擇不向醫生和家屬追根究底,這樣做的後果是,形式上,被法律所明確保護的“患者知情權”被實質上擱置,患者最後的選擇權不能得到保障;精神上,也人為地使痛苦加倍,不能流淚痛哭釋放負面情緒的痛苦,不能盡訴衷腸的痛苦,不能實現最後願望的痛苦……有個美國電影叫《遺願清單》,兩個被癌症宣判“死刑”的人,在清楚得悉病情後,選擇用餘生去實現理想。這種人生最後的豐盛和歡樂,比起我們所常見的“集體壓抑”,顯然更具安慰。
  在中國這個習慣於用“人情”取代法律的環境中,人們也許很容易為此找到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,即保護患者。但如果足夠理性,你會發現真正的事實是:對於一個絕症患者,若非醫學不能解釋的奇跡,多數人的生命並不能因隱瞞而得到輓留,“保護”只是空談;其次,對於那些至死不明病情的患者而言,無疑讓他們錯失了人生最後選擇機會。
  生死是人類千古難題,人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更為合適的面對方式。但中國文化里向來忌諱言死,也一直缺乏正確的“死亡教育”。專家認為,死亡教育可以幫助人們正確面對生死,從而珍惜生命,進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質量。美國率先在中小學中開設“死亡課”,就是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面對生死的態度,而不是盲目恐懼。
  國人不一定都要有林福溪的勇氣,但至少都應該擁有林福溪一樣的選擇權利,這才是當下最要緊的。  (原標題:“生前追悼會”稀缺的生死態度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pesncsee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